扎紧校园天网,筑牢校园反诈意识

发布者:保卫处发布时间:2022-06-27浏览次数:117



扎紧校园天网,筑牢校园反诈意识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反诈防骗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2022623日我校邀请了增城区平安建设宣讲团成员,增江街反诈中心反诈专员黄国钦和游叔全在东区一号报告厅给同学们做反诈骗宣传讲座。


讲到了两个要点:


安全上网要注意

(一)六大注意



1、注意不要贪心,对于网络兼职、刷单提现一律不信;


2、进行支付操作时,要确保对方身份;


3、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

4、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尤其是带附件的邮件或者声称中大奖的邮件;


5、尽量别“蹭网”,公共场所的未知WiFi一定不要连接;


6、尽可能不要再网站上以全部明文方式公开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


(二)三个凡是


1.凡是诱导你进行网上刷单,红包群返利的,都是诈骗;


2.凡是网上贷款,让你先缴纳任何费用,或向你索要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3.凡是网上宣传投资理财只赚不赔,投资导师拉入“指导群”,传授投资技巧,让你下载理财、博彩APP的,都是诈骗;


  当你遇到以上诈骗情景,不要心存侥幸,应当终止交易、保存涉案证据,并立即拨打“110”举报或咨询!同时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切记一定要开通来电预警功能,定期通过APP自检功能对手机程序进行安全检验,如发现涉诈APP等不良软件,及时进行删除,避免上当受骗。





三个不要


(一)不要贪心


  多数骗局之所以会成功,是利用了人们心中的一丝“贪念”。一定要牢记“天底下没有免费午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盲目贪图小便宜,“馅饼”不会轻易掉到我们头上。


(二)不要轻信


  与陌生人接触要时刻保持警惕,凡是涉及金钱及金钱往来的短信,不要点击短信中的网络链接,也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身份。凡是要求汇款、转账的行为,要保持存疑态度,不轻信、不草率、不盲动。如果有不确定的转账,转账前一定要核实清楚。


(二)不要透漏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个人隐私和身份信息的保护,加强防范意识。无论什么情况,不向对方透漏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经济情况和银行卡信息等。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诈骗的花样百出,大学生应当逐步提高防范意识,了解网络诈骗注意事项,从而避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并且应当以他人的受骗为教训,吸取经验。最后,如果受到网络诈骗后,要保持冷静,及时运用法律手段,尽量追回自己的损失。



  此次讲座帮助同学们学会了如何辨认和防范网络诈骗,对创建安全和谐校园具有积极的意义。最后,由保卫处张志君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并特别强调:网络贷款是一种对自身或他人影响极大的网络诈骗形式,网络诈骗花样繁多,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学习能够学会如何甄别和防范“网络诈骗”,增强自身防范意识,不要抱有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学会合理消费,拒绝网络贷款。


摆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