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春季开学启新篇

发布者:党委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2-24浏览次数:78


 春季开学预备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深化教学改革作为头等大事,深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挖掘和整合地方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育人资源,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



活动一:参观云浮市档案馆并召开合作交流座谈会

2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增城与云浮两校区教师团队在廖良初院长带领下,前往云浮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参观学习及交流合作活动。在云浮市档案馆副馆长彭梅芳、收集保管科科长吴勇华、资政服务科科长唐小玲的陪同和讲解员的讲说下,教师们深入了解了云浮市域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听取和参观了地方党史、英雄人物及革命事迹的专题宣传片和珍贵档案资料,深刻感受到档案工作在存史、资政、凝心、育人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云浮市档案馆会议室召开了进一步深化“大思政课”合作交流座谈会。云浮市档案馆副馆长彭梅芳、资政服务科与收集保管科负责人,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廖良初、副院长谭剑林、伍揆祁等双方领导出席,两校区思政课教师参会。



 座谈会上,廖良初院长首先说明此次来云浮市档案馆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校馆合作,巩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以来的成果,深化双方共建定期合作沟通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争取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上有所作为。交谈中,廖良初院长特别强调了2026年3月是邓发同志诞辰120周年,双方要借助这一重大契机,携手合作,共同谋划,争取举办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学术会议和纪念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剑林提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和档案馆可以通过合作开展“青马工程”,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他还提出邀请档案馆研究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建立馆校合作的创新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伍揆祁也提出深化校地合作、推进文化育人、用好用足“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多项建议。



 云浮市档案馆副馆长彭梅芳表示,云浮市档案馆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方志文献,是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该馆将充分发挥档案方志的育人功能,携手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共同推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乐于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研学实践教育服务。此次座谈会在对双方深化合作、加强交流、馆史育人充满期待的氛围中结束,双方还举行了赠书仪式。



活动二:参观邓发故居,传承革命精神

2026年3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邓发同志诞辰120周年,为缅怀邓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围绕邓发同志的生平事迹、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开展系列参观学习活动。



 两校区思政课教师前往坐落于云浮市中心的邓发故居,参观他早期成长、生活、学习的环境,瞻仰他的革命事迹,感受榜样教育。内墙上的红色标语“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每位教师深为感动,明确身上承担的责任。大家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努力把邓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传递给每位学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此次“大思政课”实践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心灵洗礼之旅。每位思政课教师势将这份心灵的感触和精神的感动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