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与奖励办法》以及《关于开展2024年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华立职院教〔2024〕60号)等文件要求,学校于2024年6月19日在图书馆104会议室组织开展了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经成果人汇报、答辩、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等环节,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
公示期自2024年6月20日至6月26日,共5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对拟获奖名单持有异议的,请以书面形式向纪委办公室反映,并提供清晰线索。以部门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公章,并提供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提供本人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对于反映问题不具体、线索不清晰、署名签章不完备不真实的,不予受理。
联系部门及电话:纪委办公室/(020)82902208;
电子邮箱:80665600@qq.com。
附件:2024年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
教务处
2024年6月20日
附件
2024年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
序号 | 成果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其他主要完成人 | 推荐部门 | 拟获奖 等级 |
1 | 五化驱动·岗课赛证创融合——职业教育BIM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陈积光 | 甘英浩、张剑锋、李贝贝、李桂林、李月生 | 城建学院(云浮校区) | 一等奖 |
2 | 三平台五模块六融合:校媒融通培养传媒类专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马俊 | 李鹏、李艳华、朱君、钟文浩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一等奖 |
3 | “人工智能+教育”的职业院校复合型数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王建华 | 魏育华、闵小翠、宋海泉、周国华、宋文宇 |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4 | 三文化共融·四主体共育·五平台共振——高职院校思政课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 | 廖良初 | 张卓娅、何楚婷、张燕金、董祥武、龙林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一等奖 |
5 | 共建专业、共兴产业:高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孙令真 | 刘杰、褚玉峰、马洪德、陈运胜、刘礼安 | 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 | 二等奖 |
6 | 两定四选”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曾英姿 | 张创基、王泽秀、高学芹、钟文浩、张超越 | 教务处 | 二等奖 |
7 | 优质网络课程《健康评估》的构建与应用 | 钟永怡 | 胡筱蕾、陈淑君、杨鹏、李子萍、雷毅雄 | 健康学院 | 二等奖 |
8 | 基于“双精准、双融合”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邢雅丹 | 马英超、吴韵怡、姜兵、李昀春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二等奖 |
9 | 科赛融通、文化固本、技能铸魂三合一:药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李莲莲 | 许小玲、王献法、景晓彤、梁珊 | 中医药学院 |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