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处

【干部培训学校系列讲座】第二讲—《新形势下,我们如何办学》

发布者:人事处发布时间:2020-11-06浏览次数:350


        115日,我校举办了以“应用型大学办学探索与思考”为主题的第二期干部学习培训会,学习培训会在广州校区行政楼培训室举行。原华南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彭新一应邀做主旨讲座,学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全体科处级干部以及第一期干部培训学员参加了学习培训会。


在学习培训会上,彭新一分享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的办学探索与实践经验,以及新形势下对大学管理的思考。他以当前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及国家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为政策背景,结合广州学校办学实际,畅谈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彭新一强调要办好应用型大学,必须要有“好牌子,好班子,好路子,好学子”。他认为,建设一所好的大学,首先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二是要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三是要有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他以学校“舞台教育理论”切入点,深刻阐述了“大学是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和教育思想。他指出,广州学院建校12年来的健康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建立了科学、完整的办学顶层设计。同样,华立职院建校20年来快速健康发展,与时俱进,发扬优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彭新一强调,应用型大学要以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以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他以广州学校办学为例,从依托行业、根植企业、强调实践、突出专长、开放办学、重视科研等6个方面分享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和做法。具体结合“中兴通信协同育人模式”“电气行业协同育人模式”“机械创新班育人模式”等典型经验,指出应用型大学应当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应用能力培养,要通过办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应用型大学的新模式,新途径。

新形势下高校如何改进管理?“大学的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归根结底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大学的管理者要懂得人才培养的规律,要明白管理就是教育,教育要走在管理的前面的道理。”彭新一掷地有声。他强调要思考如何把教育事情做对做好,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来自思想领域,有涉及国际层面,有来自新技术发展挑战层面,还有涉及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他指出,面对多面环境和双重压力,高校应顺势而为,积极应对,勇敢面对挑战,获得竞争新优势。

彭新一深刻阐释了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有关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讲话精神,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是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二是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三是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高校管理者要具备什么样的常识?彭新一说到,“对管理者来说,特别是对民办学校的管理者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招牌才是最重要的。招牌是旗帜,有招牌才能去聚人才。”他从“从不忘作学校品牌的守护者、不忘作学校团结的守护者”两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表示即要重视团结,又要重视政策文件的学习、重视规划、重视品牌的守护。而对于高校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彭新一认为对大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判断,从历史的、制度的和组织的三个视角进行分析,要做好学校的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提升学校管理的绩效,强调学校管理要为育人而生等。


    

彭新一校长的主旨讲座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应用型大学、民办高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即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娓娓道出高等教育的真谛、高等学校的改革实践及教育发展方向等,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解决办法。与会人员表示,通过讲座,对于我们学校未来发展重点应该抓什么,核心竞争力到底有哪些,如何去提高竞争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