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肺结核日|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发布者:艺术与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24-03-24浏览次数:152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结核病是一个很古老的疾病,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考古学家从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骨化石和埃圾4500年前的木乃伊上,就发现了脊柱结核。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公元前403-前211年)上就有类似肺结核病症状的记载;西方医学先辈希波格拉底(公元前460-前377年)也曾对结核病作过描述。

一、什么是肺结核?

结核病是指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以侵害人体的各种器官,如肝脏、肾脏、骨骼、胃肠道、脑膜等脏器。结核菌主要侵犯肺脏,引起的疾病称为肺结核。

二、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由结核杆菌经空气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大量含有结核杆菌的微小飞沫排放至空气中,人体一旦吸入,就有可能被传染。另外,肺结核患者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随风扬起,导致含有结核杆菌的尘埃悬浮于空气中,人体吸入后也可能被感染。


三、肺结核的发病

一般来说,被结核杆菌感染并不一定会患上结核病,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结核杆菌才引起发病。研究表明,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年中可以感染10~15个健康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发展为结核病患者的机会约为10%左右。

四、肺结核的症状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其他常见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调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警惕结核病,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五、如何预防肺结核?

要预防结核病的传播,首要任务是控制传染源,即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所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给结核菌感染者中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此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传播的可能,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注意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六、肺结核患者的治疗

肺结核病人应该到专门的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全程、适量、早期、规律的治疗。

结核病的正规治疗必须有6~8个月的疗程,而且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彻底治愈。如果病人感觉病情好转或者由于其它原因而中途停止吃药,就很难治愈。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中要求病人每次服药均要在医务人员的直接面视下服用,以保证尽可能治愈所有的结核病人,减少传播。只要病人能按照医生的要求全程不间断地完成6~8个月的疗程,绝大部分病人都是能够治愈的。


作者:刘嘉怡

编辑:陈改梅

审核:陈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