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师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 “读书分享”系列活动之二十二

发布者: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发布时间:2024-11-26浏览次数:63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学生在哪里,高校党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的理念,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到实处,努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教师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儒雅电力人”——“三十本书·阅读工程”系列文化育人建设。这学期开展了“党员教师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读书分享”活动,积极探索“党建+”社区育人体系建设。


(云浮校区4号学生公寓的生活之家)


作为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的党员教师,何成迎老师1125日走进学生生活之家,组织同学们进行读书分享。

何成迎老师分享的书目是《苦难与辉煌》,这本书是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以革命历程为线索,通过描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展现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起、在曲折中前进的历程。作品主题思想深刻,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传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同时,作品也表达了对于人性、理想、信仰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于生命和价值的追求。《苦难辉煌》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对于读者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代史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程;还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对于当代社会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它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信仰、勇往直前才能在困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何成迎老师分享《苦难辉煌》)




张楷桐同学分享的书目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这本书讲的是驳斥社会上的偏见和误解。苏格拉底针对流传的关于自己是个智慧的人、关心天上的事并考察地下万物的说法进行了辩解,强调自己的语言风格平实生活化且追求真实。整个申辩过程中,苏格拉底都试图通过辩证法来揭示真相,让人们从混乱的意见和思考中抽出身来,关注更加重要的东西如德性、正义和善等知识。这也是他为何在众多场合下选择用反问或反讽的方式来引导对话者自我发现的原因所在。

刘俊坡同学分享了他对《雷锋日记》的感悟。雷锋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品质。在日记中,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对待工作和学习极端负责的态度,让他深受触动。王同学的分享,不仅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更激发大家对如何在新时代传承红色精神的深入思考。

曹政同学分享了他阅读《红岩》的体会。他谈到,在《红岩》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他看到了革命先烈们坚如磐石的信仰和视死如归的勇气。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不仅仅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更应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李先生的分享,引发了大家对红色精神当代价值的热烈讨论。

何成迎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彩分享,赢得了在场其他同学热烈掌声,他们纷纷询问电力学院下次什么时候还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要报名参加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