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学生在哪里,高校党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的理念,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运用好传承好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了“寒假期间党员教师引领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大潮,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作为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的一名教师党员熊浩,于2025年1月25日-2025年2月16日期间组织23级部分学生开展“以步量红土,执镜绘山河”共赴红色探寻之旅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北京故宫博物院、深圳宝安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广州博物馆、南海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地标,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厚植家国情怀,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镜头记录时代山河。
第一站:北京故宫博物院——触摸千年文脉,感悟民族复兴之志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内涵。尹泽丞同学在参观过程中,不仅领略了故宫的建筑之美,更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解,深入了解了故宫在近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从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到如今的文化瑰宝,故宫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王朝走向现代国家的历程,也承载了无数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尹泽丞同学用镜头捕捉了太和殿的庄严肃穆、御花园的古朴典雅,以及午门的雄伟壮观。这些照片不仅是对故宫美景的记录,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尹泽丞同学表示,通过此次参观,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尹泽丞同学与家人在故宫博物院门前的合照
第二站:宝安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读懂赤子丹心,凝聚家国情怀
独自踏上探寻之旅的陈青山同学,在深圳宝安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中深受震撼。展览以“侨心向党”为主线,展示了华侨华人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毁家纾难的壮举。一张南洋华侨青年回国参军的志愿书、一封抗战时期侨眷的家信,让陈青山同学数次驻足,华侨先辈虽身居海外,却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心怀“国之大者”。通过参观,他不仅了解了华侨华人的历史,更感受到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陈青山同学在宝安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
第三站:广州博物馆——对话革命风云,赓续英雄城市血脉
广州博物馆作为广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记忆。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近代的革命斗争,广州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在广州博物馆“近代广州”展厅,透过十三行外销画、三元里抗英兵器等文物,重温这座英雄城市的革命史诗。李阳同学在参观过程中,特别关注了广州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时期的红色事迹。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他了解到广州不仅是革命思想的发源地之一,更是无数革命先辈奋斗的热土。李阳同学表示:“通过参观广州博物馆,我深刻感受到了广州的红色脉络,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李阳同学在广州博物馆
第四站:南海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热血忠魂,激扬青春斗志
南海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南海县的中心地带,是为纪念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而建。纪念碑周围绿树环绕,庄严肃穆,象征着革命先烈们不朽的精神和崇高的信仰。在庄严肃穆的南海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赖剑飞同学献上白菊,聆听讲解员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南海地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要贡献,以及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赖剑飞同学在南海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行走的思政课,青春与历史的双向奔赴。本次活动创新“行走课堂”形式,通过“1名党员+N学生”结对实践、线上线下联动传播。教师党员熊浩总结道:在故宫触摸文明根脉,在侨乡见证赤子之心,在博物馆对话革命先驱,在纪念碑前叩问初心——这正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生动注脚。通过实地参观,不仅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历史的厚重与伟大,更激发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电力学子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生活中,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