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师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读书分享”系列活动之二十五

发布者: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发布时间:2025-03-10浏览次数:10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秉承“学生在哪里,高校党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的理念,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到实处,努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云浮校区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儒雅电力人”——“三十本书·阅读工程”系列文化育人建设。开展了党员教师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读书分享活动,积极探索“党建+”社区育人体系建设。

作为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云浮校区党支部党员肖文相,于39日,走进5号学生宿舍楼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依次分享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和心得体会

党员教师肖文相分享的书目是《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这部著作以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笔触,全景式展现了邓小平理论从探索萌芽到系统成熟的伟大历程。书中从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切入,细致还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构想到实践的突破性跨越。无论面对怎样的时代考题,邓小平理论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实事求是为依归,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这种直面挑战的担当精神、突破藩篱的创新勇气,正是我们迈向民族复兴新征程时最需要传承的精神力量。


党员教师肖文相分享《邓小平理论发展史》

蔡耿彬同学分享的书目是《中国有个毛泽东》这是一部成功的红色启蒙读物。它用青年能理解的语言,将一位历史巨人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人,让革命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冰冷名词。合上书页,毛泽东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仍在回响——或许这正是历史留给后人最珍贵的火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共产主义的光芒永不熄灭。


蔡耿彬同学分享《中国有个毛泽东》

林填同学分享的书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以理论锐度剖析现实命题,既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伟力,亦直面社会转型中的矛盾挑战。书中对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的系统阐释,既深化理论认知,更启示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思想破局注入强劲动能,堪称观照中国道路的明镜。


(林填同学分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李童同学分享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书中从延安窑洞的“窑洞对”到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清晰勾勒出中国道路的文明基因图谱,强调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文明“根脉”的深度融合是理论创新与道路自信的核心动力。当全球现代化版图重构,这部著作以“现代化的内生变量”理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越资本逻辑的文明复兴方案,振聋发聩地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的终极命题。


李童同学分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

最后,党员教师肖文相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精彩分享表示了高度赞扬。希望全体学生能够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党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