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的科技扶贫模式探索

发布者: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0-10-31浏览次数:176


20201030日,《广东省高校科研工作简报》(2020年第15期)《“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的科技扶贫模式探索》重点报道了我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



民办高校在科技扶贫中勇当先锋,既是新时代赋予民办高校的 历史使命,更是民办高校应尽的社会服务责任。为此我校全面推进“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科技扶贫创新模式的探索,用实际行动在“已知”的土地上发现“未知”的金子,做脱贫攻坚的领军人。在我国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赋予自己的意义。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推动特派员制度。我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 20 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让人才为“三农”服务,成为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柱。广东省和广州市两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就此来到我校指导完成。

以科技扶贫为载体。我校高度重视科技扶贫工作,特邀前吉林省农村科技特派 员李向林教授和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于昆教授来校指导科技扶贫工作,以荔枝树与铁皮石斛相容共生为主题,从多方面入手,抓理论、找“痛点”、治“痛根”。铁皮石斛附生荔枝树立体栽培技术的转化落地,加大了科技扶贫成果的转移、转化,实现了果农在种植中的果药并举和果药双收。

在我校的“高校艺术+科技扶贫”模式中,乡村民居保护与文旅开发设计服务团队领军人物李于昆教授,努力推进广东省文旅厅“2019 年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进基层”项目《艺术与乡村振兴》,多次以科技扶贫战线的乡镇干部、文化站专干和村民为提升对象,以清远、顺德和开平等地的精品民宿、画家村建设和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等为范例,对乡村文化价值塑造等方面进行了多次科技培训,打造用艺术的方法重塑乡村,用科技的方法保护乡村,进而以现代设计的方式和科技的力量驱动乡村的产业升级、环境进步与文化内涵。

我省始终要求各单位认真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我校作为联合主办单位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生态论坛于 2020 7 4 -5 日通过全球网络直播成功举办。我校主办的《科技创业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公益 创业教育与实践》两个模块围绕从高校到社会、从城市到乡村、从商业到公益赋能等科技扶贫相关领域,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呈现了粤港澳大湾区脱贫攻坚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向全世界展示了科技扶贫的工作和成果。

我校推进的“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的科技扶贫模式对于其他高校同样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借政府之力,兴产学研之风,服务农户,助力“双创”升级,使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能够得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