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会议在行政楼305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书记林伟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仕民、常务副院长廖良初以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由廖良初教授主持。
会上,廖良初教授首先传达了学校科级以上干部会、中层干部学习培训会、校园新媒体建设和管理专题会及学校关于配齐思政课教师工作会等会议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学7周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小结,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创新强校”工作要求,就教学、教研、科研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廖良初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要紧跟学校发展步伐,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原则要求,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与理论性的有机统一和融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体备课的有机结合,专注教学研究,完善教学资料,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效果;二是加强《大学生哲学素养》课教学团队建设和校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努力打造出特色课程、精品课程;三是着手编写《大学生哲学素养》示范教材,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哲学素养的培育;四是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中心的科研导向,积极参与课题申报,围绕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科学研究。
王仕民院长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的努力和学院取得的成绩,针对下一步主要工作,强调要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要求大家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总结,凝练教学特色和亮点,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要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开展好教育教学研究,发挥好王仕民思政名师工作室的带头示范作用。
最后,林伟健教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既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和研究机构,又是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阵地,是一个政治责任大、工作作为大、发展空间大的学院。要严把思政教师身份准入关、严把思政教师讲台质量关、严把思政教师意识形态关。全体思政课教师要坚守阵地,坚定信仰,认真讲好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承担起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通讯员:李新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