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


唐涛

     男,副教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专家委员会学术组委员,担任《军事理论与国家安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教学。发表了省级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10余项,多次指导学生在省市级比赛获奖。在工作期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干部”、“优秀指导老师”、“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





张燕金

    女,汉族。出生年月:1985.05;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国家一级就业指导师,入库第一批广东高校易班建设培训讲师库,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主讲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主持或参与多项校级、省级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得2018年度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广东省十九大网文征集比赛二等奖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一等奖、“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何楚婷

    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现为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主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和《形势与政策》。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教育部、教育厅等课题25,曾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科研先进工作者、就业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参加校级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三等奖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龙林

    女,副教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湛若水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1篇;主持和参与省级项目8项,主持校级项目3项。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3部,导读全民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系列《周礼》、《仪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曾获广东省高校美育优秀案例评比高职组二等奖、广东省职业教育协会2022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典型案例二等奖、广东省第十届师德建设征文活动二等奖、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民办院校分会论文评比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校级说课比赛一等奖、校级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微党课比赛二等奖、获得“教坛新秀”、网络教学二等奖等。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兼职:增城区作家协会作家、增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秘书协会理事。







董祥武

    男,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篇:《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路径提升探究》、《校企合作视野下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究》、《探究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思考》、《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探究》。主持或参与的教科项目《党史学习教育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MBSZ46、ZCSZLM202215)、《“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思考》(项目编号2022云社研[73]号)、《云浮红色文化基因融入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HLZ042209)、《搭建地方红色文化基地,提升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成效》(项目编号202211)等。参编著作两部《大学生哲学素养》、《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林良铎

    男副教授,现任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主要承担《形势与政策》和《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干部”、“优秀教师”等称号。




  

李月生

    1980年生,江西赣州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2部。从教17年,主要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劳动教育》、《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钟文浩

    男,副研究员,国家二级企业人力资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劳动关系协调员考评员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5本,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3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项。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承担《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创业》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参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储水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讲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章节。参加“首届增城区大中小学思政“金课”评选活动”,获高校组三等奖。






曾英姿

    女,副教授,经济师国家二级企业人力资管理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兼任增城区增江街道法律知识宣传员,增江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兼职人民调解员。主讲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经济法》、《国际商法》等。主要研究方向:法治理论、职业教育。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从大学生创业实践看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缺失及对策”、“课程思政背景下提升高职大学生职业自信的路径研究”,“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研究”等多项省级课题研究。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白淑梅

    女,副教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讲课程《大学生哲学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2022年九月入职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始终坚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坚持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教育学生爱党爱国,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科研成果方面:《企业改革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获陕西省委党校系统第12次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在《理论导刊》上发表;《浅谈延安苹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获延安市两个纪念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获陕西省委党校系统第18次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在《纪念邓小平诞辰百年论坛》上发表;《关于农民脱贫减负的几点思考》获陕西省委党校系统第19次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在《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论坛》一书发表;《试论黄土高原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劣势及前景》荣获陕西省委党校系统第十四次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参加编写了《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富县组织史资料》第二卷的编写工作,独立征集编写了《陕西省富县群众团体系统组织史资料》一章,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赵淑琴

    女,副教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从教四十多年如一日,对工作一贯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熟练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讲课条理清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多做贡献。






张卓娅

    女,副教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曾获得全省技工院校微课比赛三等奖、校级质量工程改革项目二等奖、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一等奖、校级教学优秀奖三等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胡彩霞

    女,副教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先后发表了《先进模范事迹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德法融合教育的认识论思考》等10多篇论文。主研广东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指导学生在广东省第二届女子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及获得“赢在广州”创新创业大赛的创新奖。另外,指导学生在第二届全国青年创新翻译大赛中,荣获D(英译汉)三等奖。在工作期间,被评为2022年度广东省高校学生资助“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干部”、“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工作者”等称号。





朱君

    男,副教授,2021年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始终坚持加强政治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创新新时期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及学报等公开发表篇关于共青团、青年思想教育方向的研究成果11篇,其中《强化意识形态教育下的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的引导探究》获2021年度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成果奖。作为主要负责及参与人成功申报省市级课题共4项。组织青年参与广州增城果农在线销售荔枝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相关内容在中共中央宣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布,对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起到了宣传示范作用。获2015年度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获2017年广州市五四表彰评选优秀共青团干部;获2021年度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