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全面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责任担当,把关思政课堂,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育人质量,我校党委书记陈良声于4月25日上午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张煜康老师讲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进行了现场观摩和深入评价。学校党办主任刘宇赤、督导办主任唐辉、艺传学院副院长王焰安、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参与了此次调研活动。
| |
| |
在认真听取张煜康老师的授课后,陈良声书记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和讨论。在评课环节,大家充分肯定了张老师的教学能力,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课堂表现进行点评和分析。
| |
| |
刘宇赤教授认为张老师的授课政治站位高,学理把握得当,对教材有深入的研究与了解,案例选择贴近实际。同时,他也指出如能将深奥的理论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传授给学生,会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唐辉教授认为,张老师授课准备充分,逻辑严谨,说理透彻,同时,他建议张老师在内容安排上应更紧凑高效一点。王焰安教授认为,张老师拥有广泛的知识面,若在授课过程中充满激情,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王立敏教授认为张老师的知识储备量大,讲课很有深度。同时,王教授也提出了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如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课堂讲授与学生互动时间上的分配等。
| | |
此外,参与评课讨论的老师对张煜康老师的教学进行了评价。
廖良初院长在发言中提到作为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要讲好这门课不容易。他认为张老师的课有5个优点,即工作态度认真、讲授自然得体、理论功底扎实、逻辑清晰严谨、观点正确鲜明。同时,提出5点建议,一是要深化对重点难点的把握,二是要把新质生产力融入进去,三是要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四是要辩证讲解我党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五是要多与学生互动,强化教学效果。
在认真听完大家的讨论后,陈良声书记对张煜康老师的授课表示肯定。他强调,思政课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青年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发挥好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陈书记还从课前准备、教态仪表、课堂组织、导入环节、课前课中互动、课件展示、授课节奏、授课技巧、教师情感、学生学情等多个方面对张老师的授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陈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学生学习思政课绝非以考试和拿学分为目的,而是要高度认识思政课肩负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大使命。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蓝本,用心备课、用情讲课,并结合自身阅历和时事热点进行拓展,让自己和学生都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另外,陈书记对思政课听课评课形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听课时,教师可就坐于课堂后排,不仅可以掌握课堂整体情况,还能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陈书记进一步指出,授课教师应积极参与评课环节,亲身分享教学心得与体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授课教师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进而不断提升其教学水平。陈书记最后鼓励在座的教师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站好思政一线讲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撰稿:黄 婧
初审:廖后发
终审:廖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