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安排9批次23位老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活动。为扩大学习效果,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6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G1-314会议室举行外出学习培训汇报会,全院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由学院院长廖良初主持。
会议安排7组外派学习培训的教师代表围绕各自学习培训内容,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所见、所听、所思、所想、所获。大家就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其他院校有效做法与成功案例进行了介绍,并就“如何上好思政课”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形策”课教研室主任龙凤飞老师分享《形势与政策》课培训情况。她提出“形策”课要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形势走向的欲望,激活学生解决国际国内难题的智慧,引导课堂“议”起来;要用数字的方式归纳内容,增加内容的层次感、逻辑性、整体感,让人一目了然把握核心内容;要精心设计问题激活课堂效果、激发学生能动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情境选择、情境创设、情境掌控作用于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甘泉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龙林副教授代表参加“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九期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的老师发言。她分享的心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要借助生动的案例、具象的事物,调动古今中西的思想资源,深入地传达文本背后隐藏的意义世界;利用能够进行意义阐发的人物、故事、话语、物件,去激发学生的心绪和印象并形成共情,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习概”教研室主任何楚婷副教授带队参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培训。她从大会议程、学习内容、专家介绍等环节,分享了学习收获。她认为“概论”课教学要以“讲深”道理为着力点,深耕教学内容;以“讲透”道理为着力点,精构教学过程;以“讲活”道理为着力点,创新教学方式。
人事主任刘燕老师分享《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骨干教师培训情况。她强调《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既要讲“好故事”,又要“讲好”故事;思政课教师既要有“书卷气”,又要有“泥土气”;既要有“硬逻辑”,又要有“软文体”。
“德法”课教研室主任黄婧老师分享了参加“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甘泉书院揭牌仪式”的心得体会。她认为,甘泉文化要同时做好“硬件”、“软件”建设,打造移动思政大课堂,构建“甘泉文化+大思政”研究模式,拓展研究深度与广度。
教学主任张燕金副教授详细汇报了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创新联盟会暨第七届高职思政课名师交流会的盛况。她从会议规模、会议内容、实践研修等方面分享了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经验和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她还进一步转达了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彭庆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学利、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央“马工程”专家杨仁忠等多位专家教授的重要观点与深刻见解。
张煜康老师分享了参加“萌新磨课”时的心得体会。
在正式汇报前,新入职教师郑琬婧、张璐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就思政课教学的理念及未来的教学规划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最后,廖良初院长代表学院表达了对新老师的热烈欢迎,并作总结讲话。他强调举行思政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汇报会是提高学习效率、分享学习成果、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举措。他认为汇报教师准备充分,课件精美,分享联系实际,有思考、有创意、有深度。他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要珍惜每次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将学习收获积极主动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撰稿:廖后发
初审:黄 婧
终审:廖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