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感受岭南古村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交融,7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在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开展了以“品味水乡古韵 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
瓜岭村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村落距今有500多年历史,这里保留着明清时期岭南水乡的历史风貌,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也是广州唯一的水上清代建筑民居群。在讲解员带领下,我院一行人参观了游客中心、碉楼、黄公祠、门楼、研学活动中心等,对瓜岭村的前世今生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瓜岭村原名瓜洲村,取瓜瓞绵长之意,历史上曾有多位村民到海外谋生。咸丰六年前后,上百村民前往美洲淘金,20世纪又有村民赴新西兰等地,现有3000多乡亲侨居海外,村民的奋斗精神和故土情怀为瓜岭村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气息。
除了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侨乡文化外,保存完整的碉楼也是震撼人心的古建筑之一。其中,宁远楼是广州地区唯一的水上碉楼,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楼取宁静致远之意,楼内功能齐全,有瞭望口、机枪口、炮口及炮架移动的轨道、食水井和厕所等,还有从天台通往各层的传声孔。在1941年日军攻打瓜岭村时,这座碉楼因其易守难攻的特点,保护了当时全村人的性命。
瓜岭村是黄姓家族的聚居地,其先祖于明景泰七年(1456年)从新塘黄沙头埔公坊迁移至该地定居,集中于“旧街”的黄氏宗祠是其一大亮点。瓜岭村的总祠堂叫松皋黄公祠,下有六座房祠,分别为罗峰黄公祠、爱闲黄公祠、壮逸黄公祠、圣匡黄公祠、四房黄公祠和名国黄公祠。党员们漫步在瓜岭村的林荫绿道中,领略岭南水乡古朴典雅的风貌之余,亦深切感受着新时代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与崭新风貌。
如今的瓜岭村还积极挖掘和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党组织带领村民修葺古建筑,成立巡护队伍,深挖传统文化,开办国学堂、农家书屋,建设非遗培育基地等,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瓜岭村的水乡古韵和红色文化。如瓜岭研学活动中心汇集了一批签约授牌的学校,我校作为授牌单位之一,也积极与瓜岭村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社会实践、乡村振兴等活动,促进学校与地方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瓜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党员们在这里开展了一场座谈会。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瓜岭村的所见所感,有的党员被瓜岭村深厚的历史底蕴所打动,有的党员被瓜岭村人民在新时代下的奋斗精神所感染,还有人被瓜岭村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间所找到的和谐平衡所折服。廖良初院长表示:“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瓜岭村的文化底蕴是村民们的骄傲,也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本次实践调研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深入瓜岭古村,感受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观赏村落建筑风貌,体验岭南风情的别具一格,同时,支部成员还积极探访了实践基地,有效激发了创新思维。在领略岭南水乡深厚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的同时,党员们郑重表示,将把活动中的所学、所思、所悟充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共同书写新时代党支部的辉煌篇章!
撰稿:郑晗斐
初审:黄 婧
终审:廖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