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广州市增城区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甘泉文化‘双创’路径研究”调研活动。学校党委书记陈良声、党委委员党办主任刘宇赤、督导室主任唐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廖良初和部分思政课教师参加。调研座谈会由党办主任刘宇赤主持。
此次调研活动,目的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示精神,结合增城地区文化特色,了解甘泉文化“双创”现状,破解甘泉文化“双创”难题,探讨甘泉文化“双创”路径,打造甘泉文化品牌,促进校地交流合作,推动增城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调研座谈会上,学校党委书记陈良声对增城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的到来表达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和我校开展甘泉文化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他指出,我校作为研究、传承、弘扬甘泉文化的重要阵地,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推动甘泉文化研究走深走实,学校积极引进了一批在甘泉文化研究领域具备深厚知识底蕴和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希望借助这次调研的机会,通过大家的努力,对甘泉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探研和广泛的传播。陈书记强调,甘泉文化是增城区的重要文化名片,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次调研座谈交流的机会,畅所欲言、真诚合作,让甘泉文化得到更深入的挖掘、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持久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廖良初教授就甘泉文化的研究意义作了全面的阐述。他用“一二三四五九”这六个数字,生动地介绍了湛若水的生平事迹;从“八个有利于”的角度,阐述了研究甘泉文化的积极作用;从“四个维度”出发,呼吁将甘泉文化置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度、岭南文化的深度、文化自信的热度以及惠及群众现代生活的高度来深入思考。此外,廖良初院长还详细介绍了我校甘泉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在甘泉文化研究传承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廖院长分析了在甘泉文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认为,开展甘泉文化研究要处理好湛若水与陈白沙、王阳明、崔与之之间的关系,要把莲花书院、湛若水墓、湛怀德祠等遗址保护开发利用好。针对相关问题,廖院长还给出了具体建议,主张加强甘泉文化的展示和推广,推动甘泉文化与文旅、文创的融合发展。他希望甘泉文化能惠及百姓生活,融入企业管理、校园文化等各个领域,使甘泉文化的价值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
|
|
|
|
|
|
随后,与会学员与唐辉、刘宇赤、廖良初三位教授就湛若水的学术地位、产生背景、时代价值、经济效益、“双创”路径,经费保障等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有学员提出,可以将甘泉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共同打造甘泉文化品牌,提升甘泉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提炼出甘泉文化的核心观点,挖掘时代价值,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此外,还应加大对甘泉文化研究的投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党委办公室主任刘宇赤作总结。他对党校调研工作表示积极支持和认同。他提出四点建议:一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古人留下的智慧,尤其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解其内涵,把握其精髓。二要关注现代价值。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分层次去理解研究工作的意义,以及如何将研究成果融入到工作中。三要跳出工作的范围。随时关注国家大事,提升思考能力和调研能力,以便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四要加强合作。推动校地交流、产教融合,以此来拓宽工作视野,提升工作效率。
座谈会结束后,学员们参观了学校甘泉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廖良初教授全面介绍了研究中心的基本架构、团队成员、学术研究以及藏书情况等。在参观过程中,学员们对湛若水的心性图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对研究中心的各项资源表示高度赞赏。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增城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对甘泉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甘泉文化的“双创”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增城区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推动甘泉文化的深入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黄 婧
初审:廖后发
终审:廖良初